瞭解癌症:2025 年癌症的症狀、成因、風險因素、治療與預防
癌症仍是全球最迫切的健康挑戰之一,每年影響數百萬人的生命。癌症是造成全球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包含了以異常細胞不受控制的生長和擴散為特徵的一大類疾病。[5] 這些細胞會入侵附近的組織,在許多情況下,還會轉移到身體的遠處。[3] 雖然「癌症」一詞經常令人感到恐懼,但過去數十年來,篩檢、治療和預防方面的進步已大幅提高了存活率。[1] 在本綜合指南中,我們將探討什麼是癌症、癌症症狀、病因、風險因素、診斷、治療方案、預防策略,以及截至 2025 年的最新統計資料。這些資訊來自梅奧診所、世界衛生組織 (WHO)、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 (NCI) 等值得信賴的來源,旨在提供清晰、以實證為基礎的見解,以增強讀者的能力。
無論您是在尋求常識、關注症狀還是支持您的親人,瞭解癌症的基本知識都有助於揭開疾病的神秘面紗。請記住,早期發現和改變生活方式對於降低風險和改善預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深入瞭解。
什麼是癌症?概述
癌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系列相關病症的集合,可影響身體的任何部位。[2] 其核心是人體細胞的變化。正常情況下,人體細胞會透過一種稱為細胞分裂的過程來成長和繁殖,並根據需要形成新的細胞,以取代老舊、受損或垂死的細胞。這個有秩序的過程是由基因調控的,基因就像是細胞 DNA 中的指令。
在癌症中,這種調節會被打破。基因變異或突變會導致細胞無法控制地生長,忽略停止分裂或死亡的信號。[3] 這些異常細胞會形成稱為腫瘤的腫塊。腫瘤可能是良性 (非癌症),不會擴散且通常可以移除而不會復發;也可能是惡性 (癌症),會侵入周圍組織並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擴散,此過程稱為轉移。[4]
轉移尤其危險,因為它會讓癌症在遠方器官建立新腫瘤,使治療變得複雜,並使預後惡化。[7] 舉例來說,如果乳癌擴散到肺部,仍會被視為乳癌,而非肺癌,並接受相應的治療。根據 NCI 的資料,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主要差異在:它們需要較少的生長訊號、逃避免疫系統、促進新血管形成以獲得養分,以及隨著時間累積多種基因改變。[3]
癌症有超過 100 種類型,依其起源的組織或細胞類型分類。[9] 常見類別包括
癌症:來自器官內壁的上皮細胞(如乳癌、肺癌、前列腺癌、結腸癌)。
肉瘤:在骨骼、肌肉或脂肪等結締組織中發育。
白血病:從骨髓開始的血癌,沒有實體腫瘤。
淋巴瘤:影響淋巴系統,例如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黑色素瘤:開始於產生色素的皮膚細胞。
其他類型包括腦腫瘤、生殖細胞腫瘤和神經內分泌腫瘤。確切的類型會影響症狀、治療和前景。從全球來看,癌症的負擔非常沉重,預測會因人口老化和生活方式因素而增加。[5]
估計 2025 年,光是在美國就會有超過 200 萬個新的癌症病例,這反映出死亡率持續下降的趨勢,這要歸功於減少吸煙、更好的篩檢和先進的療法。[10] 然而,差異仍然存在,某些種族和民族群體的發生率較高,突顯公平獲得照護的必要性。[10]
癌症的症狀:需要注意的事項
癌症症狀因疾病的類型、位置和階段而有很大差異。[1] 有些癌症(如早期前列腺癌或乳癌)直到晚期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其他癌症,例如肺癌或胰臟癌,則會造成早期警示症狀。一般症狀通常是由於腫瘤壓迫鄰近結構、全身性影響或轉移所致。
常見症狀包括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或增加 10 磅或以上。
持續疲勞,休息後仍無法改善。
皮膚改變,例如發黃(黃疸)、變黑、發紅、潰瘍不癒合或痣的改變。
皮下腫塊或增厚,通常無痛。
排便或膀胱習慣改變,如持續腹瀉、便秘或便血/尿血。
吞嚥困難、長期消化不良或腹部不適。
持續咳嗽、聲音沙啞或呼吸困難。
不明原因的出血或瘀傷。
骨骼、關節或肌肉的慢性疼痛。
發燒、盜汗或無明顯原因的反覆感染。[8]
這些症狀並非癌症獨有,也可能來自良性病症,但若症狀持續,就必須接受醫療評估。[1] 例如,久咳不愈可能是肺癌的徵兆,尤其是吸煙者,而不明原因的出血可能是結腸直腸癌或子宮頸癌的徵兆。
專家強調,任何令人擔憂的變化都要去看醫生,尤其是當您有家族病史或使用煙草等風險因素時。[2] 透過意識和篩檢及早發現可大幅提高存活率。[5]
原因與風險因素:為什麼會罹患癌症?
癌症是由於基因突變破壞了正常的細胞功能而產生的。[3] 這些突變可能是遺傳的(約 5-10% 的病例),也可能是在生活中獲得的。遺傳突變(如乳癌和卵巢癌的 BRCA1/BRCA2)會增加易感性,但不保證一定會患病。[6] 大多數的突變都是由於環境接觸、生活方式選擇或細胞分裂過程中的隨機錯誤所造成。
主要原因包括
DNA 損傷:致癌物如煙草煙霧 (導致肺癌和其他癌症)、紫外線輻射 (皮膚癌) 或化學物如石棉 (間皮瘤)。[7]
感染:病毒如 HPV (子宮頸癌、口腔癌)、B/C 型肝炎 (肝癌) 和幽門螺旋菌 (胃癌) 約佔全球病例的 13%。[7]
慢性發炎: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會增加罹患結腸癌的風險。[1]
荷爾蒙因素:長期暴露於雌激素可能會導致乳癌或子宮內膜癌。
風險因素會擴大這些原因:
年齡:隨著年齡增長,風險也隨之增加;由於突變的累積,大部分的診斷發生在 65 歲之後。[10]
生活方式:煙草的使用造成約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過量飲酒、不良飲食 (水果/蔬菜少、加工肉類多)、肥胖和缺乏活動則造成 30-50% 的可預防病例。[5]
家族史與遺傳學:遺傳綜合症增加罹患特定癌症的風險。[6]
環境暴露:空氣污染、輻射和工作場所的危害,如苯。
健康狀況:肥胖與 13 種癌症有關;糖尿病和 HIV 會增加風險。[8]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30% 的病例是由感染造成的,突顯了全球的差異。[7]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30-50% 的癌症是可以透過處理可改變的風險來預防的。[5]
診斷:如何檢測出癌症
診斷癌症通常從身體檢查、病史審查和症狀討論開始。如果懷疑有癌症,測試可能包括
影像處理:X 光、CT 掃描、MRI、PET 掃描或超音波以顯示瘤體。
活檢:移除組織樣本進行實驗室分析,以確認癌症並判斷類型/階段。
血液檢驗:腫瘤指標(如前列腺的 PSA)或全血球計數。
內視鏡:適用於內視鏡,如大腸癌的結腸鏡檢查。[6]
分期評估擴散情況:0 期 (原位、非侵入性)、I-III 期 (局部至區域性)、IV 期 (轉移性)。分子測試可辨識基因突變,以進行針對性治療。[10] 透過乳房篩檢、結腸鏡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等早期診斷,可拯救生命。[8]
治療選擇:從手術到免疫療法
治療方式取決於癌症類型、分期、位置和病患的健康狀況。目標包括治愈、控制或緩解。常見的方法:
手術:移除腫瘤;對局部癌症具有療效。
放射治療:使用高能量射線殺死癌細胞;通常與手術結合。
化學治療:針對快速分裂細胞的藥物;針對廣泛性疾病的全身性藥物。
針對性治療:攻擊特定的基因變化(例如,治療乳癌的 HER2 抑制劑)。
免疫治療:提升免疫系統(例如,治療黑色素瘤、肺癌的檢查點抑制劑)。
荷爾蒙治療:阻斷刺激乳癌或前列腺癌等癌症的荷爾蒙。
幹細胞移植:針對血癌,取代受損的骨髓。[10]
多模式治療(如化療 + 放射線)很常見。副作用各有不同,但可能包括疲勞、噁心、脫髮和免疫抑制。[1] 緩和療護可以解決任何階段的疼痛和生活品質問題。[7]
2025 年的進展包括精準醫療,許多類型的存活率都有所改善。[10] 世界衛生組織(WHO)強調公平獲得,因為在 >90% 的高收入國家可獲得治療,但在 >90% 的低收入國家則無法獲得治療。 <15% in low-income ones.[7]
預防:降低風險的步驟
預防的重點在於可改變的風險,可能避免 30-50% 的病例:
戒煙:避免所有形式;透過諮詢或輔助尋求支援。
健康飲食:強調水果、蔬菜、全穀類;限制紅肉/加工肉類、糖。
體能活動:以每週 150 分鐘的適度運動為目標。
體重管理:將 BMI 維持在 18.5-24.9 可降低罹患 13 種癌症的風險。
限制酒精:女性每天不超過一杯,男性每天不超過兩杯。
防曬:使用防曬霜、避免正午曬太陽、不使用曬黑床。
疫苗接種:子宮頸癌/口腔癌的 HPV;肝臟的 B 型肝炎。
篩選:遵循指引(例如,從 40-50 歲開始接受乳房 X 光檢查)。[8]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倡議,例如全球行動計畫(Global Action Plan),就是針對這些問題,並在 2025 年進行更新,強調早期偵測計畫。[5]
2025 年的展望與統計
在預防和治療進展的帶動下,癌症死亡率持續下降。[10] 然而,2025 年的預測顯示全球將新增數百萬個病例,其中以乳癌、肺癌和結腸直腸癌為主。[7] 差異持續存在:某些族群的發病率較高;50 歲以下的發病率增加,可能與肥胖/酒精有關。[10] 有些類型的存活率較高,例如甲狀腺,有些則較低,例如胰臟。[6] 未來的進展需要在研究、公平和預防方面的投資。
癌症倖存者越來越多,數百萬的倖存者面臨疲勞或繼發癌症等長期影響。[6] 支援資源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雖然癌症帶來重大挑戰,但知識和行動可以帶來改變。請諮詢醫療照護專業人員,以獲得個人化的建議。
(字數:2,528)
參考資料
梅奧診所 - 癌症:症狀和原因 - 癌症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70588
克利夫蘭診所 - 癌症:癌症是什麼?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12194-cancer
NCI - 什麼是癌症?-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understanding/what-is-cancer
維基百科 - Cancer - 癌症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ncer
WHO - Cancer (Health Topic) - 癌症 (健康主題)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cancer
MedlinePlus - Cancer - 癌症 https://medlineplus.gov/cancer.html
WHO - Cancer (Fact Sheet)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ancer
NHS - Cancer - 癌症 https://www.nhs.uk/conditions/cancer/
NCI - 癌症類型的 A 到 Z 列表 - 癌症類型的 A 到 Z 列表 - 癌症類型的 A 到 Z 列表 - 癌症類型的 A 到 Z 列表 https://www.cancer.gov/types
Healthline - 癌症:癌症的種類、成因、治療和預防 - 健康資訊網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cancer